(讨论稿)
复核工作是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对于诊改工作的实际开展和质量成效将起到重要保证作用。为准确把握复核工作方向、规范复核工作的基本内容和程序,制定本指引。一、复核目的
督促学校有效落实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简称学校实施方案),把握诊改制度建设方向,引导中职学校切实发挥教学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以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以诊改为手段,加快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建立常态化的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营造现代质量文化,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复核工作以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为指导,以学校诊改方案为依据,坚持以下基本工作原则。
(一)聚焦教学工作。以保证学校的基本办学方向、基本办学条件、基本管理规范为主要目标,聚焦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简称五个层面)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标准、诊断与改进、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制度、诊改机制建设与运行情况。
(二)重在诊改轨迹。以学校诊改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已经开展的自我诊改工作为基础,坚持发展实际与发展未来的结合,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基于数据分析,把脉过程轨迹,引导学校进一步厘清思路、突破瓶颈、完善制度,扎实推进诊改。
(三)尊重办学主体。尊重学校文化禀赋和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建立目标链、标准链,更好地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不断提升社会各方和师生满意度。
三、复核内容
(一)诊改制度建设与实施运行
复核学校诊改制度建设与运行情况;复核目标链与标准链建构与应用情况;复核质量改进螺旋建立与运行情况。
1.诊改运行实施方案中学校层面的制度建设任务是否如期完成、有序运行。
2.目标链和标准链建构
(1)学校发展规划是否形成体系;学校发展目标、标准是否科学、系统、规范、可行;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相应制度保证,能否检测。
(2)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衔接。
(3)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是否符合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相互之间是否衔接。
(4)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与单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门课程教学标准、单个教师课堂教学标准是否相互衔接。
(5)教师有无个人发展规划,目标是否明确,依据是否科学,与学校发展要求是否对应,能否检测。学校是否引导优秀学生建构个人发展(或学习)计划。
3.“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简称螺旋)的建立与运行。
(1)学校各组织机构履行职责的诊改制度是否正常、有效运行,方法和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学校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是否妥善分解到年度、月度和相应部门。
(2)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是否按照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建立了教学工作诊改制度,诊改周期是否合理,手段与方法是否便捷可操作。
(3)是否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诊改,是否建有促进教师自我诊改、自我发展的激励和服务机制。
(4)是否建有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激励和服务机制,是否引导优秀学生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及相关要求进行自我诊改。
(二)师生员工参与情况
1.校长质量意识是否确立,诊改思路是否清晰,诊改宣传是否重视,诊改行动是否积极。
2.中层管理干部诊改意识是否确立,学校诊改方案是否熟悉,本部门落实学校诊改任务的思路是否明确,参与和推进诊改情况如何。
3.师生员工对诊改是否认知,对学校诊改方案是否知晓,实际参与诊改情况如何。
4.学校有无激励全员参与诊改的工作措施,有无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问题改进的服务措施。
5.师生员工对诊改的真实感受。
(三)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用
1.学校是否重视数据平台建设,数据管理组织是否建立,是否进行顶层设计,数据平台建设是否按计划推进。
2.学校是否重视数据采集工作,数据采集工作有无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信。
3.数据平台能否对五个层面的教学诊改工作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试点复核工作基本程序
(一)学校自我诊断
学校按照审核通过后公布的实施方案,建立了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并至少在两个以上层面开展了诊改工作的前提下,依据本指引明确的复核内容,逐项诊断,撰写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断报告(见附件)。
(二)学校申请复核
全国诊改试点中职学校在达成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和教学工作自我诊断的基础上,向全国诊改专委会(省级试点学校向省级诊改专委会)提出复核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三)专委会制定计划
全国诊改专委会根据全国试点学校申请,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省级诊改专委会根据省级试点院校申请,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制定复核工作计划,邀请和培训复核专家。
(四)专家组复核
1.复核预诊
申请复核的学校按照工作计划,必须提前两周向全国诊改专委会提交以下信息:学校诊改实施方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正在实施的专业教学标准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正在实施的课程教学标准;平台建设方案;最近两年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最近两年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教学工作自我诊断报告;学校诊改工作汇报ppt。
专家组成员自行安排时间浏览学校提供的上述信息,了解学校诊改工作状态,形成初步意见。
2.现场复核
专家组进校,通过数据分析、状态考察、面上调查、深入研讨、取样分析、多维建构等多种形式,围绕复核内容进行现场复核。专家组进校工作时间2-3天(专家工作手册另行制定)。
现场复核后形成现场复核报告,以会议交流形式向学校反馈复核相关情况及建议。
(五)公布复核结论
专家组在现场复核报告基础上形成复核结论,经教育部审定后(省级试点学校复核结论由省级诊改专委会报请省教育行政部门审定),获得“有效”结论的学校通过职业教育诊改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复核结论反映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与运行情况,为有利推进试点,方便现场操作,在试点中不断完善提高,将结论分为2种。
有效——在制度、机制和平台建设上同时达到以下要求:
1. 实施方案和教学工作诊改制度基本建成,其中,至少包括专业和课程层面的“螺旋”已经建立并有效运作。
2.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数据采集、管理正常有效。
待改进——尚未同时达到上述“有效”结论要求。
结论为待改进的学校,应在完成改进任务后申请再复核。
专家组在现场复核报告基础上形成复核结论,经教育部审定后(省级试点院校复核结论由省级诊改专委会报请省教育行政部门审定),通过职业教育诊改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复核结论反映学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机制、数据平台建设与运行情况。
(六)监管指导
复核结论为“待改进”学校,建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定期限,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其改进。
五、工作要求
(一)试点学校复核工作以两级诊改专委会为主组织实施。全国诊改试点学校的复核工作由全国诊改专委会直接组织并纳入各地复核工作计划。省级诊改专委会结合各地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组织诊改复核工作。复核工作经费由省级诊改专委会报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二)试点学校的复核工作原则上按试点文件要求执行,全国诊改试点学校的试点周期原定三年,试点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可向全国诊改专委会申请延期1年复核,报教育部备案。逾期未开展复核的学校,全国诊改专委会会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后,不再列为试点学校,报教育部备案。省级诊改专委会可根据需要,报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调整递补省级试点学校。
(三)复核工作必须坚持以促进学校诊改制度建设与运行为重心,不得干预学校内部常规管理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更不得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四)复核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复核专家必须廉洁自律、谦虚谨慎、光明磊落,被确定为复核专家组成员后,不得接受邀请参加被复核学校的诊改辅导、讲座等活动。
(五)诊改相关政策文件、复核专家组名单、接受复核学校应公示的材料,以及复核结论等,须在相关网站集中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
XX学校教学自我诊断报告
(参考格式)学校名称:
一、学校诊改工作概述
对照指引中的复核内容,概述学校在诊改制度建设、诊改实施运行、师生员工参与、数据平台建设与运用等方面的总体情况,以及学校诊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成效主要聚焦目标达成情况)与推进的瓶颈或短板。建议在2000字左右。
二、学校自我诊断参考表
诊断 内容 |
诊断内容提示 | 诊断结论 | 拟改进措施 | |
(一) 诊改制度建设与实施运行 |
1.诊改运行实施方案中学校层面的制度建设任务是否如期完成、有序运行。 | |||
2.目标链和标准链建构 |
(1)学校发展规划是否形成体系;学校发展目标、标准是否科学、系统、规范、可行;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相应制度保证,能否检测 | |||
(2)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衔接 | ||||
(3)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是否符合教育部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要求 | ||||
(4) 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与单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单个专业教学标准、单门课程教学标准、单个教师课堂教学标准是否相互衔接 |
|
|||
(5)教师有无个人发展规划,目标是否明确,依据是否科学,与学校发展要求是否对应,能否检测。学校是否引导优秀学生建构个人发展(或学习)计划 | ||||
3.“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建立与运行 |
(1)学校各组织机构履行职责的诊改制度是否正常、有效运行,方法和手段是否便捷可操作。学校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是否妥善分解到年度、月度和相应部门 | |||
(2)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是否按照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建立了教学工作诊改制度,诊改周期是否合理,手段与方法是否便捷可操作 | ||||
(3)是否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诊改,是否建有促进教师自我诊改、自我发展的激励和服务机制 | ||||
(4)是否建有促进学生自我成长的激励和服务机制,是否引导优秀学生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及相关要求进行自我诊改 | ||||
(二) 师生员工参与情况 |
1.校长质量意识是否确立,诊改思路是否清晰,诊改宣传是否重视,诊改行动是否积极 | |||
2.中层管理干部诊改意识是否确立,学校诊改方案是否熟悉,本部门落实学校诊改任务的思路是否明确,参与和推进诊改情况如何 |
|
|||
3.师生员工对诊改是否认知,对学校诊改方案是否知晓,实际参与诊改情况如何 |
|
|||
4.学校有无激励全员参与诊改的工作措施,有无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问题改进的服务措施 | ||||
5.师生员工对诊改的真实感受 | ||||
(三) 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 |
1.学校是否重视数据平台建设,数据管理组织是否建立,是否进行顶层设计,数据平台建设是否按计划推进 | |||
2.学校是否重视数据采集工作,采集工作有无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信 | ||||
3.数据平台能否对五个层面的教学诊改工作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
校长(签字): 年 月 日
注:1.报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务必写实,尽量不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2.每一项的“诊断结论”需阐明目标达成情况,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建议在500字左右。
3.每一项的“拟改进措施”需突出针对性、注重可行性,建议在200字左右。